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孔子雕像的簡單介紹
在2011年的1月11日一尊身高7.9米、基座6米,以17噸青銅鑄造而成的巨型孔子雕像出現在了國家博物館的北門廣場之上。單以制造這座青銅雕像所用的銅來計算,以當時的銅價為7萬元一噸左右,這座孔子雕像一出場就身價百萬,這對于在春秋亂世中生活了73年的孔子而言,可以說從來都不曾遭逢這樣的盛世。這座孔子雕像建成之時人民網曾開展過一次專題調查“天安門廣場附近豎立的孔子像您怎么看”,結果顯示有七成的網友表示反對,更多的人將此舉作為一個信號、一種象征。以講述《論語》而紅遍中國的于丹說,這體現了政府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當時的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教授認為,這些議論和解讀都是基于天安門廣場的特殊位置而激發的。 當時的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在孔子像落成儀式上,闡明了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地理位置的獨特價值—“——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面向世界著名的長安大街,并與故宮面對,其地理位置足以說明它特殊的政治與文化地位。”
以創作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雕塑群而聞名的吳為山,現為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近十多年來,他先后塑造過多尊不同造型的孔子塑像,立于英國菲茲威廉博物館及世界許多文化教育場所。“國博作為傳承中國歷史文化的國家最高殿堂,理應為這一重要區域增添光彩,增加與這一宏偉而莊嚴的建筑相應的文化含量?!眳握律暾f,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有一尊孔子像,與國家博物館的地位、文化象征是相配的。
吳為山說:“雖然雕塑的主題是孔子,但這不僅僅是孔子一個人,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文化豐碑?!睘榱伺c周圍的國家博物館建筑融合,塑像采用現代建筑的幾何狀構成。作者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