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與架上雕塑的區別
許多架上雕塑是不適合放大后安置到城市的大環境中去的。它的闖入是冒昧的,所有的環境都有其特點、特色、特殊的文化內涵,雕塑不是“大路貨”,不是 “萬金油”,不可以隨便放大一個內容相仿的安放上去就行了。城市雕塑除了自身的藝術語言之外,必須與周圍空間,及整個城市和地區的整體意識相對話;使自己融入其中,才能成為城市環境的組成部分。雕塑一旦置于環境中,就成了這個整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要與這個整體協調一致,使環境得以補充與改造,使其變得有秩序,而符合人的審美心理要求。
城市雕塑同樣是建立在架上雕塑基礎上,從微觀向宏觀的擴展與延伸。架上雕塑那種細膩、復雜、面面俱到,以及純技巧性的東西,在城市雕塑中是不足取的。城市雕塑的粗獷、單純等,都是為適合和改變城市環境而應用的,單純不是簡單,減筆不是減意。城市雕塑的神奇,在于對環境空間意識的理解與運用。架上雕塑也是注意其環境的,它的內容、形式、大小、方向、位置等都關乎著大廳、客宅等環境關系。但兩者卻有所不同,一個是側重于反映自然真實,只有尊重之才能反映之;而另一個則是側重于積極表現的問題,其設計必須依從于環境意識的要求去創意、去改變架上雕塑的本來面貌,而給予變形、夸張。但它符合環境,在這一空間里它是正確而合理的。因為在室外的大環境里,透視的張力顯現出來了,視角和視覺都有了巨大的變化。所以環境空間意識是城市雕塑的神明。雕塑的融入必須在環境空間意識的前提下才能協調,并合理地統一起來。